您好!欢迎访问陈山律师事务所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法: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将直接入罪


**人民法院7日发布《**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将于4月11日起施行。

当前我国禁毒斗争形势严峻复杂,毒品犯罪高发、多发,禁毒工作任务**艰巨。(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 )这份司法解释对部分新类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进行了调整,**了对制毒物品犯罪的惩处力度,并**规定各类毒品犯罪定罪量刑标准,亮点颇多。

氯胺酮定罪量刑数量标准下调一半

这份司法解释规定了28种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其中,新增了甲卡西酮、曲马多、安钠咖等12种新类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并下调了在我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毒品氯胺酮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氯胺酮五百克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量大”,一百克以上不满五百克应当认定为“数量较大”。

“司 法解释将氯胺酮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下调为原来的二分之一。”**人民法院刑五庭审判长方文军表示,氯胺酮在我国滥用较为严重,近年来滥用人数不断增长,目 前已上升*第三位,仅次于甲基苯丙胺和海洛因。同时,滥用氯胺酮造成的现实危害不断**,因其兼具麻醉和致幻**,实践中大量的自伤自残、暴力犯罪及“毒 驾”案件多由吸食氯胺酮引发。我国制造、贩卖氯胺酮犯罪近年来呈迅速增长之势,因而有必要**对涉氯胺酮犯罪的惩治力度。

此外,针对近年来制毒物品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情况较为突出的情况,司法解释整体下调了全部33种制毒物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以体现对制毒物品犯罪的严厉打击,强化对毒品犯罪的源头惩治。

对**工作人员毒品犯罪从严处罚

“**工作人员本应自觉抵制毒品、积极与毒品犯罪作斗争,如果这部分人反过来去实施毒品犯罪,(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 )无疑具有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更大的社会危害。”方文军说。

这份司法解释在多个条款中均对**工作人员实施毒品犯罪的情形,作出了从严处罚的规定。

例如**工作人员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非法持有毒品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都将被认定为刑法相关规定中的“情节严重”。

据 方文军解释,对**工作人员实施毒品犯罪可以低于通常的数量标准定罪量刑。**工作人员实施制毒物品犯罪的,定罪数量标准按照通常标准的50%掌握;** 工作人员实施制毒物品犯罪达到“情节较重”或者“情节严重”数量标准,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适用上一幅度的法定刑。

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将直接入罪

根据司法解释,容留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即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在容留人数、次数、后果方面不需要达到其他要求。

司法解释同时规定,容留近亲属吸食、注射毒品,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此外,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药品的,直接构成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药品罪,对非法提供麻精药品的数量不另作要求。

“我 们**青少年群体涉毒形势比较严峻,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合成毒品的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长马岩表示,司法解释将利用、教唆未成年人实 施毒品犯罪和向在校学生贩卖毒品的行为规定为从严、(更多相关法律文章欢迎关注黑龙江陈山律师事务所网站:www.chenshan.lawer及陈山.com )加重处罚情节。要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群体,**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努力实现 “学生不吸毒、校园**品”的目标。

明确部分网络涉毒犯罪定性问题

这份司法解释提出,利用信息网络,设立用 于实施传授制造毒品、非法生产制毒物品的方法,贩卖毒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或者组织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或者发布实施前述 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的规定,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定罪处罚。

“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网络涉毒犯罪呈快速蔓延之势,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传播制毒技术、买卖制毒物品、贩卖毒品和组织吸毒等形式。”方文军说。

数据 去年审结毒品案件同比增长超三成

从**人民法院获悉,2015年,**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139024件,同比增长30.17%,审结率93.63%。

据统计,2015年,**法院新收毒品犯罪案件142000件,同比增长30.79%;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137198人,同比增长25.08%, 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27384人,同比增长10.17%;重刑率为19.96%,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10.59个百 分点。



首席律师
大庆市律师协会刑法分会会员
律师执业证书编号:
12306200410613422
电话:0459-8982183
手机:13304590183
微信:13304590183
邮箱:13304590183@163.com
网址:www.13304590183.com
技术支持:黑龙江泰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事务所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外包园A1-2-5-403室,律师服务投诉电话:13304590183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黑ICP备19001836号-4